Search


《少了米店的過年》

大年初一,爸爸載著我去買甘蔗汁,路上要我提醒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少了米店的過年》

大年初一,爸爸載著我去買甘蔗汁,路上要我提醒他記得買米。

看似平凡的對話,卻是第一次出現在我們家,因為,阿公阿嬤家就是賣米,所以從小到大從沒擔心過米缸沒米這回事。想吃飯,阿公一定會推薦台梗九號,阿嬤會推薦益全香米,還有最常吃的”蓬萊米”。

小時候最喜歡早起學阿嬤打太極拳,下午跟阿公去送米,阿公的記憶力很好,哪戶人家買了多少米、家裡有多少人、大概多久會吃完,他都記得清清楚楚,仿佛腦子裡有座超級大的資料櫃,只要客人米快吃完了,電話都不用打,阿公就會把米秤好裝好,騎著專用腳踏車送到家門口。

有時候米太大包不能載人,愛哭愛對路如我,硬要小跑步跟著,因為米送完,後座也就空啦,阿公就可以載我了。埔里不管什麼季節,下午的風吹起來格外舒服,阿公踩著腳踏車哼著日文歌,很是美好。

地方米店是情牽方圓幾里的共同記憶,阿公的米店很酷,什麼米都賣、什麼飼料都有,貓狗雞魚一應俱全,記得有次回鄉,阿公問:「記者很難賺齁?」我:「養得起自己,剛好!」然後偷一包貓飼料,啾咪愛吃的很。

阿公不只米賣得好,手工藝更是厲害,手做掃把、拖把從無到有,小時候試著學做幾次,卻因為沒有耐心就把剛搓好的拖把線,通通丟給阿公就跑出去玩,阿公也試著教我如何賣米、秤米,但...一看到數字就頭暈的我,只記得客人來了要熱情大聲地用台語喊:「來坐!愛買啥?」然後召喚廚房的阿嬤或是樓上的阿公。

「阿公~~阿嬤~~人客來啊~緊落來喔!」

過年時,大夥會圍在四樓搬下來的圓桌吃飯,阿公身體還硬朗時,會跟我們喝上幾杯紅酒。我和妹妹總會對假裝是肉的素食製品開玩笑一番,有假鮑魚、假火腿、假三層肉…等等,很是有趣。但,就算桌上有再多的”山珍海味”,最好吃的還是阿嬤牌手工素食蘿蔔糕,Q軟味濃,然後再煎到些微焦黃,這就是記憶中最好的年味。

今年農曆年再回老家,原本阿公阿嬤的米店已經租出去,變成了手機維修中心,站在對街看著熟悉又陌生的房子,心中有種說不出的酸楚,有陣子覺得老天爺完全性在跟我作對,但想到阿公阿嬤這樣一起作伴,好像也挺浪漫的,老天爺大概是想用另一種方式告訴我,把時間留給值得的人吧!

阿公阿嬤新年快樂,阿澤還是很愛吃白米飯,只是快要三十歲了,不可以再吃那麼多,會囤積到咖稱那邊,所以會少吃一點,每次吃飯還是會想到你們,在天上要快樂,保佑我賺大錢喔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體育記者、主播、主持人、部落客、演講者、TSNA執行長。充滿想像力、浪漫
View all posts